新华网南京8月4日电(记者朱程)8月2日,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暨开发者大会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昆山市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布,明确提出围绕AI服务器、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四大前沿领域,系统开展“十个一批产业行动”,打造新千亿级产业集群。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赛道。当前,昆山以场景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在顶层设计、产业配套等方面精耕细作,加速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昆山经济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既有技术应用,又有场景落地,发展具身智能具备独特优势。”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会长曲道奎说。
据了解,昆山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已迈上万亿级规模,形成了覆盖AI服务器、智能芯片、传感器、连接器、智能元器件的基础设施产品“链群”,集聚了立讯集团、中科可控、澜起科技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软硬件领军企业,为具身智能产业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昆山大力实施“AI赋能昆山智造”行动计划,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制造业发展全领域、全链条、全过程。
尤其是在算力领域,2023年,昆山启动先进计算产业创新集群“生态构建”,以中科可控、寒武纪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速建设“南淞智谷”先进计算产业园。中科可控建设的智能计算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服务平台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博浩长三角智能算力中心被列入2025年江苏省重大项目名单,建成后算力规模将达到5000PFlops。
“在具备技术基础后,具身智能需要深度融入各类实体场景,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完成迭代升级,进而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昆山市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周晨说。
就在大会前两日,昆山举办了2025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场景应用大赛,吸引全国65支顶尖团队,围绕机器人、低空飞行器、智能网联汽车三大赛道、9类场景、10个赛项,探索具身智能产业技术的应用边界与商业化潜力,进一步储备产业未来发展增量。
与此同时,昆山以具身智能创新应用为导向,供需联动匹配产品与场景。活动现场,昆山系统发布50项实体产业创新需求,涵盖高端制造、城市服务、低空经济、智慧民生、前沿技术探索等关键场景。当天还同步举办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等产业链供需对接会。
“这次会议让更多的同行以及上下游企业聚集在一起,为供需双方提供了交流和碰撞的平台,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福立旺精密机电(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研究院院长马劲峰说。
昆山还在平台载体支撑、创新要素配置等方面下功夫,精心构筑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生态。活动现场发布开鸿M-RobotsOS具身智能开发者招募令、中科晶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发者平台。“依托诸如中科可控等企业的云端算力支持,我们的平台可为开发者构建从芯片、操作系统到云端算力的端到端开发支撑,大幅降低机器人应用创新门槛。”中科晶上总经理马英矫说。
活动上,具身智能产业人才基地、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长三角分中心、长三角(昆山)无人机试飞运行基地、长三角(昆山)智能网联汽车专用测评基地、苏州市特色软件产业园等一批载体揭牌成立;长三角(昆山)具身智能产业联盟启动成立,将深化苏沪浙皖协同机制,推动技术共研、场景共享、标准互认。
据悉,昆山未来还将构建一批基础性、引领性功能平台,为长三角具身智能产业提供核心支撑,打通具身智能“技术攻关—场景验证—产业落地”全链条,依托全市公共智慧底座整合各部门、各领域的数字化需求,形成更多产业场景,以“规范引领、场景牵引、市场导向、数据保障、人才优先”理念,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蹄疾步稳。(完)